主页
/
看理想
/
温情与敬意:钱穆学思总览80讲(完结)
/
00. 葛兆光:理解钱穆,就是在理解传统中国.mp3
01. 走进钱穆,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.mp3
02. 钱穆民族史学的保守与开创.mp3
04. 失序、打倒和重建,中国文化的经验是什么?.mp3
05. 从《师友杂忆》到民国学术大时代.mp3
06. 北大学术圈的中西之争.mp3
07. 中国需要有“哲学”吗?.mp3
08. 忆《国史大纲》与陈梦家.mp3
09. 文章应该如何写? _ 《论语文解》.mp3
10. 孔子,最早提倡阶级平等的人? _ 《论语新解》《论语要略》.mp3
11. 人性本善,是孟子太天真了吗? 《孟子要略》.mp3
12. “浩然之气”该怎么养? 《孟子要略》2.mp3
13. 失序的时代,《论语》是一本“答案之书”? 《论语新解》1.mp3
14. 做学问,一定要超越前人吗? 《论语新解》2.mp3
15. 钱穆为何如此坚持“庄在老前”?|《庄老通辨》1.mp3
16. 越古远的思想,就越高高在上吗? 《庄老通辨》2.mp3
16.1番外 杨照:我是在盲从钱穆“庄在老前”的看法吗?.mp3
16.2番外|钱穆历史研究的野心与吊诡.mp3
17. 庄子的好奇心:人如何面对不可知? 《庄老通辨》3.mp3
18. 钱穆思想中“庄在老前”的必然性证据|《庄老通辨》4.mp3
19. 诸子百家的思想是泾渭分明的吗?.mp3
20. 衰世注《庄子》:钱穆在坚持什么?|《庄子纂笺》.mp3
21. 钱穆 vs.梁启超:什么是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”的真面目|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1.mp3
22. 宋明理学当时也是反对派吗?|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2.mp3
23. 从汉到清,学术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变化?|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3.mp3
24. 钱穆:梁启超不写的,我来写!|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4.mp3
25. 清醒之眼:西潮之下如何面对“国故”?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1.mp3
26. 孔子哪一年出生重要吗?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2.mp3
27. “墨子”不姓墨吗?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3.mp3
28. 钱穆凭什么挑战司马迁?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4.mp3
29. 从萌芽到归宿: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5.mp3
30. 如此执着于考据,钱穆是为了标新立异吗?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6.mp3
31. 钱穆的大企图:重建诸子百家的关系之网|《先秦诸子系年》7.mp3
32. 作为学术领袖的康有为,站得住脚吗?|《刘向歆父子年谱》1.mp3
33. 钱穆如何挑战考据学“神探”康有为?|《刘向歆父子年谱》2.mp3
34. “成王败寇”:我们如何判断历史的真伪?|《刘向歆父子年谱》3.mp3
35. 战火纷飞中,一部历史巨著如何诞生?|《国史大纲》1.mp3
36. 国难当头,写史书有什么用?|《国史大纲》2.mp3
37. 什么是“一言以蔽之”的历史观?|《国史大纲》3.mp3
38. “知之深,爱之切”: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?|《国史大纲》4.mp3
39. 什么是呼应时代需求的历史叙述?|《国史大纲》5.mp3
40. 除了黑暗专制,中国历史还有什么?|《国史大纲》6.mp3
41. 钱穆vs.冯友兰:我们如何学习中国哲学史?|《国史大纲》7.mp3
42. 钱穆和今天的史学研究者有什么区别?|《国史大纲》8.mp3
43. 什么是历史的时间观?|《中国历史精神》1.mp3
44. 钱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?|《中国历史精神》2.mp3
45. 近代中国的病因,起自科举制?_ 《中国历史精神》3.mp3
46. 从历史中来——钱穆给中国的药方.mp3
47. 三种字体的《国史大纲》该怎么读?|《国史大纲》9.mp3
48. 神话传说能看作是历史吗?|《国史大纲》10.mp3
50. “良心教”与“苦行教”:钱穆如何给先秦诸家重新分类?_《国史大纲》12.mp3
52. 文治政府的形成,经历了哪些步骤?_《国史大纲》14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.mp3
53. “封建”和“专制”是相互矛盾的? _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2.mp3
54. 王莽篡汉,如何促成了皇帝专制的稳固?_《国史大纲》15.mp3
55. 文化和文化精神,为什么对中国历史很重要? _《国史大纲》16《中国历史精神》.mp3
56. 魏晋的南北士族,分别在中国历史中发挥了什么作用?_《国史大纲》17.mp3
57. 回溯历史,中国和西方,是谁走在了前面?_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1.mp3
58. 循环式研究法:钱穆手把手,教你写通史 _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2.mp3
59. 社会史研究:中国与西方的“社会”有何异同?_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3.mp3
60. 经济史研究: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哪里出了差错?_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4《国史大纲》18.mp3
61. 南北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,有哪些独特的讨论维度?_《国史大纲》19.mp3
62. 从“不甚爱国”到“痛恶其国”:爱国之心该如何保持? _《国学概论》8.mp3
63. 何谓道德精神?不论利害、不讲是非 _ 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3.mp3
64. 所谓“完人”,即终生践行人生律则之人 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4.mp3
65. 道家思想与无政府主义有什么共通之处? _ 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5.mp3
66. 庄子与伊壁鸠鲁学派:如何获得永恒的快乐?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6.mp3
67. 佛教思维:万物变动无常,该用什么语言来指称?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7.mp3
68. 如何看待“人间世”?儒释道与西方思想的对比 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8.mp3
69. 禅宗研究:胡适和铃木大拙的评断有何差错?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9.mp3
70. 讲历史,要重“事”,还是重“人”?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10《国史新论》.mp3
71. 从“无我”到“有我”:宋代理学如何影响绘画?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11.mp3
72. “无我”如何体现人心?宋代文人画的新观念 _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》12.mp3
73. 晚年“大”作:钱穆为何如此看重朱熹?_《朱子新学案》1.mp3
74. 引用别人的观点,就必然丧失原创性?_《朱子新学案》2.mp3
75. “理气论”:世界的运行有什么因素和规律?_《朱子新学案》3.mp3
76. 朱子理论的完整性:“心性论”与“理气论”如何互补?_《朱子新学案》4.mp3
77. “心”的工夫:如何做到“从心所欲而不逾矩”?_《朱子新学案》5.mp3
78. 理气、心性的贯通:“程朱理学”的说法有什么错误?_《朱子新学案》6.mp3
79. 史学成就:作为宋儒集大成者的朱熹 _《朱子新学案》7.mp3
80. 论文、写诗、著书:理学家就必然轻视文学?_《朱子新学案》8.mp3
81. 眼盲心明:在中西比较中,更懂得中国人 _《晚学盲言》1.mp3
82. 整体与部分:钱穆如何“旁征博引”地进行中西比较?_《晚学盲言》2.mp3
83. 钱穆晚学的成与败,对“说好中国故事”有何启发?_《晚学盲言》3(完结).mp3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信息加载中,请等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