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加载中,请等待...

  • 1.1.1反身而约:由经典到心性的思想转折.mp4
  • 10.3.2艰难岁月:龙场的苦乐生涯.mp4
  • 11.3.3高尚节操:在龙场的出处辞受.mp4
  • 12.4.1龙冈书院:心学祖庭在夷域的诞生.mp4
  • 13.4.2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:心学特质的书院学规.mp4
  • 14.4.3讲习性所乐:王阳明与书院的情缘.mp4
  • 15.5.1三教争鸣:明代之前知行观的追溯.mp4
  • 16.5.2困而学之:知行合一的解悟和提出.mp4
  • 17.5.3如好好色、如恶恶臭:知行合一的内涵.mp4
  • 18.6.1驱逐胡虏:传统的夷夏之别概说.mp4
  • 19.6.2天下无不可化之人:《何陋轩记》、《象祠记》解读.mp4
  • 2.1.2文明重建的呐喊:从韩愈到宋初三先生.mp4
  • 20.6.3破心中贼难:王阳明夷夏观的实践.mp4
  • 21.7.1生命的讴歌:王阳明的诗文简说.mp4
  • 22.7.2文以载道: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.mp4
  • 23.7.3七情得正:《居夷诗》解读.mp4
  • 24.7.4万物一体:《瘗旅文》解读.mp4
  • 25.8.1传道、授业、解惑:宋明时代的师道重建.mp4
  • 26.8.2追濂、洛之遗风:《别三子序》解读.mp4
  • 27.8.3师友夹持:王阳明的道师观念及其实践.mp4
  • 28.9.1宸濠之乱:国家急难之际的凛凛忠义.mp4
  • 29.9.2忠、泰之变:诬陷与受辱间的动心忍性.mp4
  • 3.1.3内圣外王:两宋时代思想大师的木铎洪音.mp4
  • 30.9.3心上用功:事功来源于学问.mp4
  • 31.10.1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阳明的教法之变.mp4
  • 32.10.2良知的内容和特征.mp4
  • 33.10.3关于致良知和事上磨练.mp4
  • 34.11.1程朱本《大学》简说.mp4
  • 35.11.2王阳明《大学问》解读.mp4
  • 36.12.1四句教的由来和内容.mp4
  • 37.12.2四句教中心的解释.mp4
  • 38.12.3四句教中意、知、物的解释.mp4
  • 39.13.1王、霸之辨.mp4
  • 4.1.4病革临绝:明朝的政治与文化.mp4
  • 40.13.2心体同然《拔本塞源论》与王阳明的理想.mp4
  • 41.13.3此心光明:王阳明与黑暗现实的最后斗争.mp4
  • 42.14.1理学的分派:陆王与程朱争锋.mp4
  • 43.14.2花开九叶:王阳明心学的分派及其特征.mp4
  • 44.14.3力挽狂澜: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.mp4
  • 45.15.1过化存神:贵州文化中的王阳明.mp4
  • 46.15.3山城诗意:阳明文化在黔中的历史遗存.mp4
  • 47.16.1墙内花开墙外香:阳明学的结局和东渡.mp4
  • 48.16.2山重水复疑无路:近代阳明学的发展历程.mp4
  • 49.16.3柳暗花明又一村:大陆阳明学兴盛之局的再现.mp4
  • 5.2.1云中送子:王阳明的家世、性格和志向.mp4
  • 6.2.2抗疏救友:王阳明得君行道的挫败.mp4
  • 7.2.3学为圣人:王阳明的求学之路.mp4
  • 8.2.4狱中玩易:王阳明对命运的思考.mp4
  • 9.3.1生死反思:对圣贤之学理解的飞跃.mp4
1.本站不存储真实文件,仅展示文件信息。
2.用户自主配置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件夹、链接、关联网盘等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3.本站以文本、图片展示内容,无法及时审核其合法性。发现侵权内容,请提供资质及链接给客服,将立即移除。
官网:pan.tpym.cn QQ:8512327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