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1.1 《三国志》的地位被高估了吗?.mp3
-
1.1 《三国志》的地位被高估了吗?.pdf
-
1.10 周瑜:胆略过人,英年早逝[微shufoufou].mp3
-
1.10 周瑜:胆略过人,英年早逝[微shufoufou].pdf
-
1.2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?.mp3
-
1.2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?.pdf
-
1.3 曹操如何在汉末纷乱中崭露头角?[微shufoufou].mp3
-
1.3 曹操如何在汉末纷乱中崭露头角?[微shufoufou].pdf
-
1.4 并非天才的曹操,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?.mp3
-
1.4 并非天才的曹操,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?.pdf
-
1.5 曹操为什么能聚揽英才,又了解对手?.mp3
-
1.5 曹操为什么能聚揽英才,又了解对手?.pdf
-
1.6 决战官渡:曹操奠定北方基础的重要一战.mp3
-
1.6 决战官渡:曹操奠定北方基础的重要一战.pdf
-
1.7 关羽:从亡命徒到忠毅的“美髯公”.mp3
-
1.7 关羽:从亡命徒到忠毅的“美髯公”.pdf
-
1.8 张飞:成于勇猛,败于严苛[微shufoufou].mp3
-
1.8 张飞:成于勇猛,败于严苛[微shufoufou].pdf
-
1.9 诸葛亮:治国有道,谋略不足?.mp3
-
1.9 诸葛亮:治国有道,谋略不足?.pdf
-
10.1 为什么“离”会成为陶渊明作品的重要主题?.mp3
-
10.1-10.15.pdf
-
10.10 “归去来兮”是在表达迷惘彷徨吗? _ 《归去来兮辞》2.mp3
-
10.11 “归去来兮”:回到自然的家、心理的家 _《归去来兮辞》3.mp3
-
10.12 君子如何面对贫穷?_《咏贫士》1.mp3
-
10.13 是贫士,亦是仁义之士 _《咏贫士》2.mp3
-
10.14 两个世界的短暂交遇 _《桃花源记并诗》1.mp3
-
10.15 倘若清风袭来,我能体验一次清醒的欢乐 _《桃花源记并诗》2(完结).mp3
-
10.2 陶渊明如何改造五言、玄言诗?_《饮酒》1.mp3
-
10.3 喝酒能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吗?_《饮酒》2.mp3
-
10.4 如果一无所有,你还愿意坚持吗?_《饮酒》3_clip.mp3
-
10.5 如何重新理解“悠然见南山”?_《饮酒》4.mp3
-
10.6 “我可以学,但我不愿、不能学。”_《饮酒》5.mp3
-
10.7 下雨了,但我依旧能感觉到风的温柔 _《读_山海经_·其一》.mp3
-
10.8 如果活不长久,你最该做的是什么?_《饮酒》6.mp3
-
10.9 陶渊明:别以为用酒就能收买我 _《饮酒》7《归去来兮辞》1.mp3
-
2.1 《三国演义》诞生之前:说书文化的繁荣与发展[微shufoufou].mp3
-
2.1 《三国演义》诞生之前:说书文化的繁荣与发展[微shufoufou].pdf
-
2.10 孔明哭周瑜,是虚情假意的吗?.mp3
-
2.11 庞统之死:真正的谋士,远远不止计谋那么简单.mp3
-
2.11 庞统之死:真正的谋士,远远不止计谋那么简单.pdf
-
2.12 三国鼎立,强强势力的对抗与相互利用[微shufoufou].mp3
-
2.12 三国鼎立,强强势力的对抗与相互利用[微shufoufou].pdf
-
2.13 故事新编:戏弄曹操会是什么下场?.mp3
-
2.13 故事新编:戏弄曹操会是什么下场?.pdf
-
2.14 杨修之死:三国时代,人才之难[微shufoufou].mp3
-
2.14 杨修之死:三国时代,人才之难[微shufoufou].pdf
-
2.15 意犹未尽的三国,罗贯中笔下的英雄退场.mp3
-
2.15 意犹未尽的三国,罗贯中笔下的英雄退场.pdf
-
2.2 溯源“四大名著”,史学观念变迁如何影响传统小说?.mp3
-
2.2 溯源“四大名著”,史学观念变迁如何影响传统小说?.pdf
-
2.3 罗贯中笔下的《三国演义》为何如此吸引人?[微shufoufou].mp3
-
2.3 罗贯中笔下的《三国演义》为何如此吸引人?[微shufoufou].pdf
-
2.4 《三国演义》是如何把人和事讲得清楚又动人的?.mp3
-
2.4 《三国演义》是如何把人和事讲得清楚又动人的?.pdf
-
2.5 双重逆转与角色处理:罗贯中的“小说课”[微shufoufou].mp3
-
2.5 双重逆转与角色处理:罗贯中的“小说课”[微shufoufou].pdf
-
2.6 能言善辩诸葛孔明的“闯关”之路[微shufoufou].mp3
-
2.6 能言善辩诸葛孔明的“闯关”之路[微shufoufou].pdf
-
2.7 蜀国大业之隆中对:导演诸葛亮,演员刘备.mp3
-
2.7 蜀国大业之隆中对:导演诸葛亮,演员刘备.pdf
-
2.8 赤壁之战:三分天下,大书特书的人才战争.mp3
-
2.8 赤壁之战:三分天下,大书特书的人才战争.pdf
-
2.9 曹操的“三笑一哭”:奸雄的精彩写照[微shufoufou].mp3
-
2.9 曹操的“三笑一哭”:奸雄的精彩写照[微shufoufou].pdf
-
3.1 《人物志》,一本所有人才的“辩白书”.mp3
-
3.1 《人物志》,一本所有人才的“辩白书”.pdf
-
3.10 如何做一个好辩手 ?_ 《材理》3.mp3
-
3.10 如何做一个好辩手 ?_ 《材理》3.pdf
-
3.11 说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?_《材理》4.mp3
-
3.11 说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?_《材理》4.pdf
-
3.12 认识他人“难上加难”的原因 _ 《接识》.mp3
-
3.12 认识他人“难上加难”的原因 _ 《接识》.pdf
-
3.13 英雄的品格,谋略和胆识缺一不可 _ 《英雄》.mp3
-
3.13 英雄的品格,谋略和胆识缺一不可 _ 《英雄》.pdf
-
3.14 如何从一个人的应答看出他的品性?_《八观》1.mp3
-
3.14 如何从一个人的应答看出他的品性?_《八观》1.pdf
-
3.15 观察人的八个角度 _《八观》2.mp3
-
3.2 “识人有方”:新时局下的人才使用手册[微shufoufou].mp3
-
3.2 “识人有方”:新时局下的人才使用手册[微shufoufou].pdf
-
3.3 性情的奥秘 _ 《九徵》1.mp3
-
3.3 性情的奥秘 _ 《九徵》1.pdf
-
3.4 观察人类,完美的人并不多见 _ 《九徵》2.mp3
-
3.4 观察人类,完美的人并不多见 _ 《九徵》2.pdf
-
3.5 一份“不完美人格”的参考清单 _ 《九徵》《体别》1.mp3
-
3.5 一份“不完美人格”的参考清单 _ 《九徵》《体别》1.pdf
-
3.6 12种过犹不及的人格 _ 《体别》2.mp3
-
3.6 12种过犹不及的人格 _ 《体别》2.pdf
-
3.7 如何通过德、法、术识人? _ 《流业》[微shufoufou].mp3
-
3.7 如何通过德、法、术识人? _ 《流业》[微shufoufou].pdf
-
3.8 人的性格,怎样才能合乎常理? _ 《材理》1.mp3
-
3.8 人的性格,怎样才能合乎常理? _ 《材理》1.pdf
-
3.9 为什么有人说话看似有理,却没有内涵? _ 《材理》2.mp3
-
3.9 为什么有人说话看似有理,却没有内涵? _ 《材理》2.pdf
-
4.1 赏人之学:理想的人、中性的人和失序的人.mp3
-
4.1-4.15.pdf
-
4.10 处变不惊:是名士标准,也是乱世智慧 _ 《雅量》2.mp3
-
4.11 曹操试探杨修:悟性作为一种才华 _ 《捷悟》.mp3
-
4.12 早慧的小孩有多聪明 _ 《夙惠》1.mp3
-
4.13 “竹林七贤”之间的互相嘲讽 _ 《排调》1.mp3
-
4.14 戏弄、反击和劝告,魏晋名士的机锋相对 _ 《排调》2.mp3
-
4.15 如何策划一场成功的反馋间活动 _《忿狷》《谗险》.mp3
-
4.2 东方已明,魏晋语言的大开发与大解放 _ 《言语》1.mp3
-
4.3 才思与机锋:言语中的艺术 _ 《言语》2.mp3
-
4.4 比羊酪更好吃的是什么?_ 《言语》3.mp3
-
4.5 “慎重相对”和“轻描淡写”的两种表达 _ 《言语》4_clip.mp3
-
4.6 说话能够轻易服人是什么感觉? _ 《言语》5.mp3
-
4.7 品评别人, 也是在品评自己 _《品藻》1.mp3
-
4.8 名士也“内卷”:魏晋人物品评热潮 _ 《品藻》2.mp3
-
4.9 豁达与容忍,魏晋名士的雅量不凡 _ 《雅量》1.mp3
-
5.1 《列子》是如何诞生的.mp3
-
5.1-5.10.pdf
-
5.10 亡羊歧路,事情不会总是一蹴而就 _ 《说符》2.mp3
-
5.2 如何在魏晋更新“庄子”的思想?_clip.mp3
-
5.3 生命从何而来? _ 《天瑞》1.mp3
-
5.4 一、七、九为什么是汉魏时期的“幸运数” _《天瑞》2.mp3
-
5.5 列子的“演化论”:万物,无往不在循环之中 _《天瑞》3.mp3
-
5.6 生命的要义,自然而然地享受快乐 _ 《天瑞》4.mp3
-
5.7 名利和死亡一样,不是人活着的真实目的 _ 《杨朱》1.mp3
-
5.8 被忧虑绑架的生活不值得过 _ 《杨朱》2.mp3
-
5.9 用道家的方式讲儒家的恕道:《列子》思想的综合性 _ 《说符》1.mp3
-
6.1 生命的流逝和无常,是关于诗的话题.mp3
-
6.1-6.10.pdf
-
6.10 我好希望这个时候,你也在想念我 _《凛凛岁云暮》.mp3
-
6.2 及时行乐,是一种无可奈何吗?_ 《驱车上东门》.mp3
-
6.3 人明明只有当下,却忍不住思考永恒 _《生年不满百》《去者日以疏》.mp3
-
6.4 脉脉不得语,别离总是无法表达的 _ 《迢迢牵牛星》《青青河畔草》.mp3
-
6.5 愿为双鸿鹄,偶然与想象的知音相惜 _ 《西北有高楼》.mp3
-
6.6 如果我那样轻佻,是配不上她的 _《东城高且长》《行行重行行》.mp3
-
6.7 这枝条让我想起,我们已经别离好久了 _ 《冉冉孤生竹》《庭中有奇树》.mp3
-
6.8 夫妻之间,一封信的情意有多重? _ 《涉江采芙蓉》《孟冬寒气至》.mp3
-
6.9 小小的房间,已经很难容纳我的思念了 _ 《客从远方来》《明月何皎皎》.mp3
-
7.1 穷尽了写文章道理的陆机《文赋》.mp3
-
7.1-7.10.pdf
-
7.10 这一别,我们是不是就永无相见之时了 _ 陆机的赠别诗_clip.mp3
-
7.2 一份来自陆机的写作指南 _ 《文赋》2.mp3
-
7.3 “无中生有”:创作的最大乐趣 | 《文赋》3.mp3
-
7.4 体有万殊:如何为你的文章选择最合适的文体? | 《文赋》4.mp3
-
7.5 怎样写好一篇“有目的”的文章?|《文赋》5.mp3
-
7.6 取舍:写文章的人要对自己很残忍? _ 《文赋》6.mp3
-
7.7 文章若想写得好,需要做到这五点 _《文赋》7.mp3
-
7.8 为何一篇好文章如此难得?|《文赋》8.mp3
-
7.9 陆机的诗与文:狂飙年代的感怀篇章.mp3
-
8.1 在一个虚伪而混乱的时代,如何自处?.mp3
-
8.1-8.10.pdf
-
8.10 拥有功名利禄和鸿鹄远志,真的是好事吗?_《咏怀》7.mp3
-
8.2 阮籍,豪情又任性的“无敌破坏狂”.mp3
-
8.3 双面阮籍:豁达超脱的“大人先生”与自慨自叹的世俗凡人.mp3
-
8.4 为什么五言诗自带哀凉气质?_《咏怀》1.mp3
-
8.5 “物我相融”的感觉是怎么写出来的?|《咏怀》2.mp3
-
8.6 秋天为什么最可怕?_《咏怀》3.mp3
-
8.7 轻狂的年少时光,都是错的吗?_《咏怀》4_clip.mp3
-
8.8 人终究要面对与美好事物的别离 _ 《咏怀》5.mp3
-
8.9 如何才能从悲伤的情绪里走出来? _《咏怀》6.mp3
-
9.1 “擅弹琴”、“爱绝交”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?.mp3
-
9.1-9.10.pdf
-
9.10 尝不出汗泪有苦甜,就别说音声有哀乐 _《声无哀乐论》5.mp3
-
9.2 嵇康为什么要和朋友绝交?_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1.mp3
-
9.3 “不自由,我顶多能勉强自己四、五天” _ 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2.mp3
-
9.4 当官竟然是件折寿的事!_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3.mp3
-
9.5 不愿当官,就像我不要那只臭老鼠!_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4.mp3
-
9.6 不要把别人的目标强加给自己 _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5《声无哀乐论》1.mp3
-
9.7 音乐为什么能触发人的情绪?_《声无哀乐论》2.mp3
-
9.8 音乐本身有情绪吗?_《声无哀乐论》3.mp3
-
9.9 坚持“声有哀乐”,你就自相矛盾了 _《声无哀乐论》4.mp3
-
“建安七子”:个性不同,文章的气质就大不相同 _ 《典论·论文》2.mp3
-
“建安七子”:个性不同,文章的气质就大不相同 _ 《典论·论文》2.pdf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