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目录
全盘
查全部
文件夹
文件
主页
/
05、看理想(新)
/
看理想2023年度会员(更新中)
/
22 从思想看中国:余英时史学简述(更新中)
/
1. 如何定义“史家”.mp3
10. 中国思想文化的轴心是“天人合一”?.mp3
11. 从“神”到“人”,中国的轴心突破从哪里开始?.mp3
12. “天人合一”的最高境界是回归本心.mp3
13. 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精神资产.mp3
14. 知识阶层的兴起:“士”在面临着怎样的历史处境?.mp3
15. “士人”阶层与庶人有什么区别? .mp3
16. “礼”是如何内化为知识阶级的集体认同的?.mp3
17. 从新亚书院到哈佛,余英时东汉研究的起始.mp3
18. 什么是社会史学下的“汉代生死观”?.mp3
19. 由生到死,是什么被“减”掉了?.mp3
2. 往纵与深走去:从中国文明起源,到晚清民国.mp3
20. 觅求“长生”:汉代人更看重“此世”?.mp3
21. 养生、厚葬与“三命观”:东汉人如何延展生命的边界?.mp3
22. 朝代史,是历史研究的通用法则吗?.mp3
23. 在魏晋士人眼里,伦理道德重要还是学识重要?.mp3
24. “群体自觉”到“个体自觉”的转向是如何发生的?.mp3
25. “士”的自觉经历了哪些阶段?.mp3
26. “名教危机”之下,“礼教”发挥了怎样的作用?.mp3
27. 从魏晋到隋唐,如何定义中古历史?.mp3
28. 陈寅恪的“史学三变”:一个史学家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?.mp3
29. 史学研究的自我动机:一个人的民族认同如何体现出来?.mp3
3. 何谓“大史家”:典范建立与路径开拓.mp3
30. 岳飞、秦桧与南宋灭亡,如何建构一个“朱熹的世界”?.mp3
31. 什么是“史学溯源的宿命”?.mp3
32. 用哲学的观点解释“宋明理学”有什么问题?.mp3
33. “儒学”和“道学”的关系是怎样的?.mp3
4. 跨越时代的传承:何为余英时的“专业领域.mp3
5. 民主与儒学:余英时与钱穆史学的不同之处.mp3
6. 余英时的批判:新儒家与民主、科学有什么关系? .mp3
7. 什么是“思想史”的研究方法.mp3
8. 《论天人之际》,一部跨越世纪的思想史著作.mp3
9. 思想起源探究:什么是“我所在之处,就是中国文化”?.mp3
葛兆光:一个历史学家何以不朽?.mp3
梁文道:中国文化碰到现代化,是否必然有矛盾?.mp3
杨照:我追随余英时的遗憾与收获.mp3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信息加载中,请等待...